在整个地球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都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但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惟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恐怕就是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先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大的民族牺牲。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其实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中医的每一种诊法、每一味中药全是我们祖先拿生命换来的。这个历史贡献我想无论是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一定在世界卫生历史上要画上很浓重的一笔。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医。
樊正伦教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我们和细菌要的是和谐
大家都是从各个地方不同的环境走来的,不管是坐汽车也好、坐地铁也好、开车来也好,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其实都是自然的环境,绝对不是一个纯之又纯的环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现在到医院去检查的话,你可以发现从你的口腔到你的咽喉到全身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都存在,为什么你却不得病?
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中医怎么说的呢?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自然和谐的。这儿什么细菌都有,大自然给人生存的权利,同样给细菌生存的权利。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建立的理念。
这些细菌病毒的存在和你能够形成和谐共处的局面,你们两者都能够和谐,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当你的内部环境发生改变,你的状态改变了,你的状态给致病因子发展条件的时候,如果它是十个,它可以和你和平共处,当你的环境适应它发展了,它就从十个变一百个,一百个变到一千,这样你就病了。
我们生活在自然中,这个环境不是纯之又纯。自然也给细菌生存权,我们和细菌要的是和谐。
中医解决的是环境条件
现在的人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到现代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大家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测血液的化验也好,按现代医院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得你得病了,这恐怕是我们现代医院首先应该查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已经研究了七千多种抗生素,但是看看今天在临床上真正能够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没有用了。
为什么?因为你想杀死它,大自然不让它死,它就要千方百计地变异,而这种致病因子在它要千方百计活下去的情况下,你对它已经无效了。
看看我们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我们用了草根也好、树皮也好,我们在治病的过程中,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在这儿我觉得我们中药,直到现在用的方子大多是2000多年的方子。
七千多种抗生素哪里去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两千年前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环境条件。
用药“偏”性治人体“偏”性
我们可以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叫因缘相合则为果,因就是致病因子,不管它是细菌还是病毒,这是客观存在的。得了病就是结果,这个因和果之间一定有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的话,这个致病因子是不会在这儿得到发展的余地,就不会得到致病结果。西医治病从因入手的话,中医治病是从条件入手。因为因缘相合则为果,切断了致病因子在你这儿发生发展的条件,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讲,中华民族是讲“和为贵”,从来不讲谁杀谁,我们的“武”是止戈为武,是要停止干戈。因为你的不平衡,使得致病因子有比较的条件,那么好了,它变成1000个了,危害你了,中医是用药性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
所以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当你把这些药物喝进去了,由于它赖以发展的环境改变了,这些致病因子就很自然地从1000个退到100个,100个退到10个,麻杏石甘汤是中医治疗肺炎的重要的汤剂,这是张仲景创造的,只要在临床上退烧就有效。
“武”是止戈为武,中国民族讲“和为贵”。麻杏石甘汤用的药“偏”性,治人体“偏”性。
西医治病中医是治人
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这是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这个区别如果我们更深层次从文化角度探讨是什么过程呢?
我们祖先没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也没有用现代物理学的方法,但是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构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是我们说的气。你到道观里看到一种气。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和自然界其他一切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从我们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天地造就的,和其他物质的共性都是天地造就的,但他们有区别,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什么?就是在宇宙没有形成之前,有一团东西在不断地运动,而这个运动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太极,也叫做一,当它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清者为阳浊者为阴,就成为了天地局面。
甲骨文用云彩表气,中国古代火表动。清者为阳浊者为阴,遂成天地局面。
女人的生命以“七”为数
中医学研究的中医文化是什么?不是研究病的学问,研究的是人的学问。大家都知道,在《黄帝内经》讲,女人是以血为主,以阴为主,男人以阳为主。可是大家想想女人整个的生命过程中是以七为数。什么叫以七为数呢?七是一个奇数,女人的生命过程是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她每七年有一次变化。7岁齿更发长,14岁女孩天癸至,21岁小女孩长智齿,28岁小女孩儿长得最好看,顶峰年龄28岁,过了28岁以后就逐渐开始向下走了。35岁阳明脉衰,所以35岁的女同志再美皱纹也出来了,42岁三阳脉衰于上,鬓角白发开始出来。49岁天癸竭地道不通,更年期来到了。整个生命过程是以阴为主,以血为主。为什么女人的月经叫做月信,就是因为一个月一个月必须像月亮一样一圆一缺,有圆的时候就有缺的时候,所以说女人以血为主,以阴为主,但数是奇数,独阴不生,独阳不长。
女人整个的生命过程中是以七为数,女人的月经叫做月信。
男人的生命跟着太阳走
男人的生命是跟着太阳走,以阳气为主,但它的数是偶数,8岁、16岁、24岁、32岁、64岁,每八年有一次变化,区别七、八,其实反映的是生命运动的变化。男同志的顶峰年龄32岁,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32岁和28岁差四年,七年转一圈,所以女人老得快,男人八年转一圈,男人有时候挺骄傲的,说自己42岁还挺精神,因为他的周期吗!所以孔子讲男子30而婚,女子20而嫁。这是一个总结,当女人在21岁到28岁的过程中完成了生育过程,这个过程中她还在继续向上长,完成生育之后很快回到原来的状态。
女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因为以阴为主,女人的生命过程是从阴到阳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儿都很文静,女同志转过这个圈56岁以后,又和男同志重合了,女同志一个比一个活跃。全世界老太太都比老头活跃,小男孩比较活跃,以纯阳为主,经过56岁以后老先生都回家了。所以总体女性的生命比男性生命长,所以女性的生命是从阴到阳的过程,男性的生命是从阳到阴的过程。
男人的生命跟着太阳走,但他的数每八年有一次变化。
樊正伦经典语录
■女人是以血为主,以阴为主,男人以阳为主。七是一个奇数,女人的生命过程是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她每七年有一次变化。28岁小女孩儿长得最好看,42岁三阳脉衰于上,鬓角白发开始出来。49岁天癸竭地道不通,更年期来到了。
■男人的生命是跟着太阳走,以阳气为主,但它的数是偶数,8岁、16岁、24岁、32岁、64岁,每八年有一次变化,区别七、八,其实反映的是生命运动的变化。男人八年转一圈,男人有时候挺骄傲的,说自己42岁还挺精神,因为他的周期吗!
■是木头就会长蘑菇,木头要长蘑菇一定要有长蘑菇的环境,但是如果你摘掉蘑菇,产生蘑菇的内环境没变,蘑菇还会继续长,什么时候长到木头不再是木头的时候,或者把木头放在干燥的条件下,蘑菇也就不长了。中医学认为,无论由于外部气候变化引起的疾病,还是由于我们的心情造成的内伤疾病,从中医治疗的角度讲,它改善的是人的状态。
■春天女人、男人都可吃乌鸡白凤丸去疲劳,这是百年验方。夏天心慌气短,吃点孙思邈的生脉饮,收敛心气。秋天吃点秋梨膏利于润燥降气,促进气血向内走。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养生首先要顺四时,就是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最早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
要想了解中医的养生,首先得先了解中医的四时,如果不了解四时就没法谈中医养生,因为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要根据四时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保证减少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是在时令中没有正常气侯的时候,中医叫做虚邪贼风,这些东西都会导致人疾病发生,现在人们到了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这其实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冬天由于气血是避藏的,如果这时候太热,让气血都耗散出去,中医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如果不能够把精血很好的储存起来,春天就要得瘟病,所以建议冬天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度左右,夏天年轻人是办公室空调,家里是空调,汽车里还是空调,这样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肯定不能舒服,所以建议大家别怕费电,夏天开空调的时候开点窗子,因为空调的风和自然风绝对不一样,是一种透骨的凉,另外电扇也不要冲着自己吹,最好冲着墙吹,让它有回旋的余地。
我们每一个人就跟外边的落叶树是一样的,什么意思呢,您看现在是冬天,所有的树叶都落了,树叶为什么落,因为冬天的时候原来分布在四枝上的营养开始向根部收了,所以它的枝叶上就相对处于营养不足的状态,所以它的树叶就落了,到了明年春天,春天的时候所有的营养是从根部向四枝走,所以你看那个树一到春天的时候就发芽,为什么发芽,因为里边的营养往外走,外面还没有准备好条件,就会出现一个芽,到了夏天的时候,所有的气血都到外边来了,所有的营养都到外面了,外面枝繁叶茂,而底下根部却什么营养都没有,秋风一起树叶开始落,营养成分又开始从外面向里面收了,这就是自然界的落叶树,我们人也一样,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的气血是从内脏向外走,到了夏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外面,到了秋天的时候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到冬天的时候里面非常充盈,而外面相对的不足,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不仅仅是细菌病毒的问题,夏天气血都到外面来了,而里面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而冬天的时候,由于所有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外面是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所以你这时候就容易感冒了,所以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和自然界是完全一样的。我说明这个道理,就是说一年四季里面你和自然界的气侯变化是休戚相关的。
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动寒,它就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自然的规律,而人的这个生命过程你要想很好的完成你这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那么在你每一年里面,你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对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老百姓老说春困、秋乏,为什么春天困乏呢,因为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向外走了,内里的气血相对不足了,所以你就感到春天的时候常常睡觉半夜就醒了,这就是因为肝阴不足了,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就是把人的气血从里面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是中医说的肝,所以在中医学上讲春气与肝气相通。到夏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这时候外面非常充盈,这时候夏气与心气相通,大家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的时候容易胸闷气短,这就是因为在夏天,夏气和心气之间有一个相通性;秋天树叶一落的时候,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收的时候,这时候人类的五脏里面最重要的脏器就是肺,肺气与秋气相通,肺气有什么作用呢,它有宣发与肃降的作用,它就可以使得你的气血顺利的从外面向里面走,这个过程跟肺气直接相关;到冬天的时候,这个时令是什么时令呢,就是气血完全到里面去了,这时候它是冬气与肾气相通,按照中医学的观点,春夏秋冬,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
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那么在这时候你就应该注意养肝,我常常跟很多同志说,我说你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有些男同志就告诉我,吃什么乌鸡白凤啊,那不是妇科圣药吗,为什么让男同志吃呢,其实不是,因为女同志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所以乌鸡白凤丸更多的是使用在女同志的身上,可是男同志春天的时候由于你的气血往外走了,这时候肝血不足的时候,你每天早上吃上一粒乌鸡白凤丸,你会觉得身上一点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就没有了,到夏天的时候,当天气特别热的时候,气血都到外面来的时候,这时候我劝大家,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应该吃一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因为你的阳气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阳气不足了,所以你才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这样的症状,那么在这时候你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是补气的,麦冬是清肺热的,五味子是收敛心气的,让你汗别出那么多,夏天的时候你用一点生脉饮,就有助于你心气的滋养,就可以防止你夏天的时候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的症状;到秋天的时候我劝大家吃点秋梨膏,秋梨膏它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得津气最重,梨得秋气最重,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你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所以我建议大家秋天的时候,要用一点秋梨膏;到冬天的时候,当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候中医说重在补肾,如果女同志在更年期以前的女同志重在补血,我建议这些女同志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把它做成膏,过了更年期的女同志,你就可以用点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因为这时候你补肾,你吃完这些有营养的东西,它就能够充分地运化,为来年的春天做准备。
男同志到冬天如果肾气弱,可以用点金贵肾气丸,用点六味地黄丸,以补肾为主。我们中医学把这个养生方法叫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说的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滋养,如果你说夏天我感冒了,或者是冬天我感冒了,这时候这样的调养药物就要少用了,因为你发热的时候,你的机体能量都起来和病毒做斗争的时候,这时候你吃进去了以后,中医讲的忌口主要是在这个时间要极口,这时候就不要吃那么多滋补药了,等感冒过去了你再接着吃。如果我们都能够按照这种法则,按照中医说的这种法则来进行养生的话,我想恐怕得病的机遇就少得多了。
除去我们刚才说吃药以外,自己的生活应该怎么安排呢,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是从里面向外走,整个的自然界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黄帝内经》讲了,在这个季节里一定要记住,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睡觉了,早上早点起来,你晚上早一点睡的话,有助于阴气的避藏,因为这时体内的气血往外走,这时候如果你早一点睡觉,广步于庭,就是说经常到外面去走一走,接触一下大自然那种万物生发的感觉,很自然的和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而且在情志上,因为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中医说五脏里面肝起到重要的作用,肝起到什么作用呢,肝有抒发的作用,它可以让你的气血往外走,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所以大家记住春天一定不要郁闷,因为一郁闷,肝气就要受影响,所以春天最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别郁闷,这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法。
夏天的时候人特别容易上火,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夏天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都相对不足,所以遇见点事儿有容易发火,所以一定要记住夏天要忌怒,别发脾气,尽量少发脾气,因为你本来气血就在外面了,你再一发脾气血压就上来了,心脏就不泵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春夏秋冬的中医养生,中医是很有道理的,它讲夏天的时候应该注意要晚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天的时候你可以晚点睡,早点起,可以睡得少一点,哪怕你中午再补点觉都可以,我说的晚不是无限度的晚,就是晚上11点以前你得睡觉,早上五六点钟你就起来,就是跟着太阳走,跟这个自然的规律有助于你的阳气向外生发。
秋天的时候要早卧早起,这时候气血正好从外面向里面收,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阳气都在外面,晚上阳气归于内了,那么如果你能早卧早起,那么你的气血就符合这个气血往里逐渐储藏的这么一种状态,而且秋天的时候由于万物都凋零了,这时候既有非常美的秋天的景色,也有一个什么感觉呢,秋天容易产生非常悲哀的情绪,别老伤感,过悲就会伤肺。
到冬天的时候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等太阳出来了您再起来,一定要跟着太阳走,因为冬天的时候整个的天气是一种天地都在避藏中,我们刚才讲了植物所有的营养都在根部,如果你过早的起来锻炼,你的毛孔就要开放了,毛孔的开放不利于你精气的储藏,所以冬天的锻炼一定等着太阳,就叫做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的时候是避藏的时候,在人的情志中要非常注意别害怕,如果天天在惊恐害怕中生活,不利于肾气的内藏。
另外我劝大家有两个季节非常值得注意,一个就是冬至,一个就是夏至,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时间,在一年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冬至大家知道第一个特点就是太阳到了最南边了,最冷的时候,第二个特点就是阳气开始出生了,所以大家说冬至亦阳生,夏至太阳到了北回归线,到了最热的时候,这时候太阳开始向回走的时候,既是最热的时候,也是阴气开始生的时候,所以一年里面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个季节是最值得注意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家如果仔细注意的话,冬至和夏至都是收人的时候,为什么,冬至的时候阴气最盛,阳气刚刚来赴,夏至的时候阳气最旺盛,阴气刚刚来赴的时候,这两个时间由于阴阳都处在极度交替的时候,所以中老年人就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感觉,那么这两个季节我劝大家,冬至前几天、后几天,夏至前几天、后几天,哪儿都别出去了,在家睡觉,这时候你在家睡觉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这时候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它很弱小,我们知道对人来讲生长化收藏,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很弱小,如果这时候你把它耗散了,生都没有长化收藏就别说了,这时候你多睡点觉,比你一年其他时间睡觉都有用,夏至的时候,您也多睡点觉,因为这时候是阴气刚刚出生的时候,阴气主下半年,阴气刚刚初升的时候它也很弱小,如果这时候你要不很好主意自己的睡眠,那长化收藏也谈不到了。所以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多注意一些。
春分和秋分这两个季节也比较好,这两个季节比较重要在什么地方,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是人的气血一半在外边,一边在里边,所以春秋这两个季节,是我们人类最应该出去活动的时候,因为你的活动有助于你气血从里面向外边走,从外边向里边走,我讲这些道理,主要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界的环境里面,我们一定不要违背这个环境,你违背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无疑就要惩罚你,这是毫无疑问的。
老百姓经常讲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信那个,您看这大冬天的前面露着胸脯,后边露着后腰,觉得这样美丽,其实这样违背了很多规律,春捂秋冻,春天的时候我们大家要多穿一点衣服,为什么,因为冬天的时候气血都在里面,这时候外面的毛孔是闭合的,那么到了春天的时候,它这个气血从里面向外走的时候,毛孔是从闭合向开放走,如果这时候你多穿一点衣服的话,有助于毛孔的绽开;而秋天的时候一定要少穿一点,因为秋天的时候是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的时候,毛孔是从张开向闭合走的时候,这时候你穿的太多了,它不利于毛孔从开放向闭合状态运行,所以这时候要少穿一点。
老北京有一句话叫做秋风起去吃涮羊肉去,不像现在一年四季全是火锅,为什么秋风起去吃涮羊肉呢,因为羊肉它是温性的,它有滋补的作用,转化成你的气血,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所以到秋天和冬天的时候,如果你吃一点滋补的东西是有益的,到夏天的时候,你的饮食反而要清淡一点,因为气血都跑外边来了,您吃那么多有用的东西运化不了,都不知道给谁吃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在顺四时养生中,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刚才讲到一年四季,其实一天也是如此,一天也是个小四季,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太阳落山是秋天,半夜是冬天。所以一天中我建议大家子午觉一定要睡,什么叫子午觉,就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一个是子时一个是午时,这两个时间就是一年当中的冬至和夏至,因为这两个时段在五脏中,一个跟胆有关,一个跟心有关,一点到三点是肝的功能,三点到五点是肺气最旺盛的时候,五点到七点是大肠最旺盛的时候,一天的12个时辰里面,和你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晚上十一点到一点的时候,这时候如果你处在睡眠状态的话,阳气刚刚来赴,它不会耗散,如果这时候你很好的睡觉了,你的高血脂、糖尿病发作的机遇就少,尽量少熬夜,所以我劝大家晚上10点开始准备睡觉,11点之前最好睡着,中国文化中有一句话叫做一张一驰文武之道也,当你工作紧张一段没有办法,因为我经常给很多演员看病,他们也说,他说你瞧我们一演戏就得跟着转,我说当你这一段的时候,平时紧张一点没关系,您到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一定要调整一下,如果要长期这样下去的话那你所付出的代价,是以生命为代价。
凌晨三点到五点是肺气最旺盛的时候,肺主一身之气,如果你早一点起来活动活动,你会觉得一天很有精神,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候,是大肠经最好的时候,所以这个时间应该大便。反过来到了七到九点是胃经旺盛的时候,九点到十一点是脾胃旺盛的时候,所以中国人过去吃两顿饭,我觉得我们在顺四时中,一天就是小四时,在一天中也应该非常注意。
按中医讲最适合怀孕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因为我刚才讲了,冬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里面来了,以肾气为主,中医说冬天重在藏精,就是咱们的三九前后,夏天的时候所有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是最弱的,如果你夏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如果你夫妻同房太多,这时候对身体来讲是一种损害,所以在中国古代养生里面,是夏避三伏,冬避三九。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当然正常夫妻生活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节制,而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呢,正好是气血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整个的自然界气侯,一个是春发之时,一个是秋收之时,这两个时间如果要孩子的话,我个人认为是最好的。
我们为什么要顺四时,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逃不出这个环境,更何况我们每个人在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法自然,人顺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这么一个规律,这就是人法自然。
樊正伦,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有近4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几十年来遍访我国当代名医,颇得真传,并博览中医典籍,广泛萃取近代名医之道术。
日前,樊医生应邀在文新报业集团大楼作了精彩的医学演讲,他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是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的深刻总结,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本版择其精要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阴阳平衡少得病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病毒?用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得找到萨达姆在哪?拉登在哪?然后呢,用一种药物或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就好了。这样做是西方医学在它的发展进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因为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饭。大自然给人生命的权利,给细菌病毒同样的生存权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它就危害你了。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它,你就病了。按西医的做法,你要想杀死它吗?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的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大家都知道,从研制出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被淘汰了。
以药的偏性纠正人体偏性
那么,中医对这些病是怎么看待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医的理念问题。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不要相信现在广告天天讲中医抗病毒。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如果哪一味药真正能杀死这个病毒的话西方医学早就研究了,用不着把那个药汤煮那么多让人去喝。中医其实是用药食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以改变这种致病因子在你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这是中医对治病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两千年来用的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现在依然有效。
我和很多西医同道也探讨过“西医科学还是中医科学”的问题。我说,它们是不同层次上的科学。西医说,你那麻杏石甘熬完了什么细菌病毒都杀不死。我说,中医的奥妙就在这儿,它在杯子里谁都杀不死,喝进去它就可以治好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它用的是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改善了人体的内环境,让你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让致病因子在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被破坏掉。这样看待中医,我们就看到中医的科学性了。
中药改善内环境
我在北京的时候曾治过一个外国人,她是挪威的一位女士,34岁。她问我:“中医能不能治卵巢囊肿?我左侧有个卵巢囊肿,我希望用中医治疗。”我说,从理论上讲它能长出来就能够消下去,为什么?我说一块木头它可以长蘑菇,若是一块钢板它就不会长蘑菇。她说,西医认为没法解决,必须切掉。我说,那您就自己选择吧。于是她就回瑞典,做了手术。半年以后,又来找我了。她说,不行,我这边切掉了,那边又长了,我才34岁,我还想要孩子。我不想把另一边切掉。我希望中医试一试。前后吃了三个月我开的中药,她在德国检查完后回来告诉我说,这边的卵巢囊肿没有了。她说,中医实在太神奇了,中医没有动刀子,也没有用手术,怎么就会消失了?我就跟她说:如果是一个木头长了蘑菇,你采取切除的办法是不是办法呢?是办法,但如果你仅仅把蘑菇摘掉了,只要仍然是木头,我想那木头还会接着长,一直长到多会儿蘑菇不再是蘑菇了,木头不再是木头了,就算是结束了。我说,你如果把一个长了蘑菇的木头放到伊拉克的沙漠里,它还长不长?中医没有通过手术的办法摘除这个蘑菇,但是,我让你吃的这三个月的中药在改善着你的内环境,把你能够长蘑菇的这个内环境给改变了,所以它就自然地由大到小,由小变没。这就说明中医的治疗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的。
为什么会发生SARS?
在讲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之前,我以上讲的这些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医是怎样治病的,中医为什么能治病?2003年发生SARS的时候,为什么北京那么恐慌?道理很简单,因为SARS病毒性质没有确定,在现代医学没有确定它的性质之前,找不出杀死它的武器。常规武器无效,又找不出新的武器。轻者是伤,重者是死。不知道谁能得,谁不能得;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爆发,尤其可怕的是大量的医务人员都倒在一线上,那老百姓能不慌吗?
中药能抗病毒吗?
可能上海的同志不清楚北京如何经历了谈SARS色变的时代。那一个月里家家喝中药,从老到小全民服中药。双花,连翘都能卖到比人参还贵,而且是单位大量地发。为什么要吃中药呢?说中药抗病毒。西医解决不了的时候呢,就起用我们的中医药,所以中药就没完没了地熬。当时我在北京接到了不少电话,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只要发烧了都不敢上医院,只要上了医院都会被圈起来,谁都怕圈起来。所以呢,我家里求诊电话就特别多。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我吃完了中药以后天天拉稀?”我说,不要听说西医不能杀死病毒,中药煮完了就能杀死病毒,我说你把那么多草根树皮煮一块儿,你都不知道干嘛。这些中药大量使用了什么黄连、大黄、金荞麦呀这一类清热解毒药,恨不得把中医的所有清热解毒药都放进去,那吃完了能不拉稀吗?
当这个病到来的时候,西医说由于免疫功能差,于是西医就开始用胸腺肽、胎盘球蛋白,而我们中医呢?也跟着走。我看到一个方子,黄芪用了240克预防,为什么?说是因为你提高了免疫功能,黄芪是入肺经的,你的肺气旺盛了就不会得SARS了。结果很多人吃完嘴上起泡了,流鼻血了。这些问题说明我们中医的脑子里也是糊涂的。闹SARS的时候,如果是身体弱容易得呢,大部分应该是老人和小孩,而事实上染上SARS的80%全是青壮年,小孩和老人的发病率很低。这就说明了这个疾病不是因为身体虚了才会得,相反是一种实证。你再没完没了地补,它的发病率就更高了。
SARS当然不是外星人向地球发起的细菌战,但我个人认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SARS的致病因子,不管你研究明白没研究明白,都和人类存在的时间差不多。在人类认识细菌和病毒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没有大面积爆发过,所以大家觉得SARS是一种新病。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古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对抗瘟疫的。不知道它是谁,可又能把它治好,这是为什么?在这儿,我想借用一句佛家说的话“因缘相和则为果”,引起致病的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得了病结果也是实在的,中间一定有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具备的话,因就不会变果。
SARS小环境:寒湿热共存
2003年的SARS逼着我作为一个中医医生得研究研究中医对SARS应该怎么办?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重新读了《黄帝内经》,我认为这种流行疾病不是个体的疾病,那一定是自然界给了它一个环境和条件,这个环境和条件是这个致病因子发生发展流行的重要原因。那么看看北京2003年3月到5月是什么条件?
北京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每年春天都刮大风,但是很奇怪2003年3月到5月北京几乎没有风,一次沙尘暴都没刮过。按照中医学的运气学理论,SARS的那段时间北京的气候条件是寒湿热这三者共存,这种寒湿热三者共存的气候条件是很少出现的。而北京当时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早些时候广东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气候发病条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两个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出现了同样的一种气候条件,所以广东发完病,北京接着发病。我们还知道这样的事实:北京的气候,只要流感来了,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很高的,因为他的防护条件最差,什么样的人群都要接触。可是2003年SARS的时候,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零。为什么?2003年3月到5月北京气温不低,这时候出租车司机不会开空调,窗子24小时开着。大家都知道,风是最好的去湿剂,由于风改变了局部的环境,流感的时候,那种致病因子是愿意在风热和风寒的环境中流动的,而SARS不是。它需要湿,湿是重浊的,而风来了以后这湿就去掉了,去掉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因子,我们的出租车司机2003年就躲过了这一劫。回头看看我们的医院呢?天天怕不干净,你什么时间进去护士都在拖地板,那个地板全是潮湿的。寒湿热三个条件全部存在,那好,你有这个条件存在,无论你怎样防范,病毒还是大量地繁殖起来。
SARS流行时,我没戴口罩,不是我不怕死,是因为寒湿热是它生存的三个重要条件,如果戴了口罩反而构成了一个湿的小环境。我没有停诊,每天早上出去的时候两粒银翘解毒散化成水配上一颗藿香正气软胶囊服下,我就走了。我的女儿上学也如此。如果我的体内也是风寒湿共存,那我就是易感者。反之,如果能寒者散之,湿者清之,热者退之。我这儿没有一个内环境,我就不是易感者。为什么要选用银翘解毒散加藿香正气软胶囊呢?学中医的同志都知道,银翘散是中医治瘟病的重要方剂,它里面的双花、连翘、淡竹叶清热;荆芥、薄荷辛散寒,再加上藿香正气中的藿香、苍术、半夏化湿。寒湿热是病毒在外面生存的条件,我控制不了,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内环境里面不要有寒湿热。我还思考一个问题:中医之所以选用这两种药,因为SARS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两经。中医说:“治上焦如雨,非轻莫举。”不要用什么大黄、黄连这类苦寒药法泻下,你只用清轻之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很多人问我,这个SARS什么时候过去?这天天不敢出门上街,出门就得戴口罩,这日子太难过了。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根据寒湿热三者共存的现象,我认为它不会永久下去,我当时就告诉他们,过了5月23日可能就会好了。为什么?不是我能掐会算,《黄帝内经》有。5月22日、23日是小满,一进入小满以后,主气和客气都发生了变化。在3到5月的时候,主气变成了少阴、少阳相火。学中医的都知道,相火是风,相火带有了风火的性质。过了5月23日后北京的风就起来了。我们的祖先相当聪明,我们的祖先在不知道它是谁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它,是从哪儿解决的?是从条件入手的,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医治病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的理念。
西医治病 中医治人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人得天地之全气,不得天地之偏气。你说这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说那全气、偏气该怎么理解呢?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不管是多么高级的动物都是无法和人比的。在地球上,只有人能反过来认识天和地,动物不能。“人法天地而生”,在《黄帝内经》中是多次提到的。
在这儿,我可以给大家讲个事儿。很多学生讲“老师,老师,为什么这儿叫人中?”老师讲;“哎,这个地方叫人中你记住就行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九窍不通一窍通,肚脐跟妈妈通着,妈妈就形成了一个屏障保护着你。一旦落地,一窍不通九窍通。窍是什么?是人的精气和自然界精气交通的通道,那么看看我们九窍的分布,这人中上面都是偶数,人中下面都是奇数。当人昏倒了,我们的长辈都知道赶快掐人中,因为这里是阴气和阳气交会的地方,一掐这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这就必然让它的阴阳之气形成了一种和谐。讲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大自然所造就的,如果我们要谈养生的话,你如果不了解中医学是怎样看待人的,那就没法去养生。而如果你了解中医怎样看待人的,你就会对养生的知识有新的理解。
我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媾”的思想为核心,这是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运用《周易》阴阳五行的相术理论,来研究人体运动生命规律的一门学问。严格讲,西医治的是病,中医治的是人。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在这个理念中,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你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当你与它不能和谐的时候,你就要得病了。
中医养生要诀一顺四时
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适合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阳,有阳就没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上海人相信吃膏滋药。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天吃呢?因为夏天你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那时你用点精血有情之品像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这运化是为了明年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不敢安空调,我说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楼上那可不行,因为它没有地气了,那就得用空调。用空调不要怕费电,一定要把窗子打开一点,让它有自然的风。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要诀二节饮食
我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上海,这次来到上海呢,哪儿都不认识了。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呢,大家都这么吃。
“鱼生火,肉生痰”
中国人的饮食是用筷子,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医学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老年人还好一点,因为他胃口差了不敢多吃。
很多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当了官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代谢缓慢晚上少吃
我可以这么说,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是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是7。《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一直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35岁阳明脉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以阳气为主,很多的女同志说,我们真倒霉,男同志老得慢。因为他们8年转一圈,你女士7年转一圈,女的28岁相当于男的32岁。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过了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
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的时候,这当爸妈的都心疼下一代。每天早上、中午吃剩饭,晚上做一大锅。大家吃得都很高兴,可苦了老头和老太太了,晚上若不吃,饿,吃了,撑。我们在临床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到晚上12时左右,让急救车送来了,为什么?头天晚上一定不是儿子回来了,就是女儿回来了,要不就是儿女都回来,尤其是过节前,这一高兴,于是就做了很多好吃的。老年人阳气已经很弱了,中医说“喜则气散”,这一高兴以后他的心气就散了,晚上吃多了,脾胃的负担加重了。脾胃属土,心属火,心和脾胃之间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果儿子这儿负担一重,子盗母气,就从母亲那儿借力气,那一借力气,心就嘣嘣跳起来,上医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在傍晚五六点钟,做点饭自己先吃,儿女们爱吃什么好的,那归他们自己管。千万不要和他们一起大吃。
谷物首选小米
中年人则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在这儿我想借用老子的一句话:“谷神不死。”东方人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农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得很结实。咱们城里人什么都能吃到,但吃的粮食不如农村新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同志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看看我们的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的?老大妈的小米粥。小米习性偏温。不要说老玉米豆好,我觉得在食物中,如果小麦、小米、玉米、大米排个队的话,首选应该是小米,然后是小麦或者是大米,最差才是老玉米。为什么?老玉米颗粒太大了,你那一碗放10个,它的生命力极弱。
用食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
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鸡就不用烤,炖鸡汤时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冬天种,阴历五月收,它的阳气最重,其性是温性的。中医主张用食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我就不让他吃药,回家吃烤馒头片去。烤馒头片坚持吃一年,胃溃疡就好了。虚寒性的溃疡病,你让他吃偏寒性的大米饭,他一吃完就难受。你让他吃馒头片,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温胃散寒。
中医学的很多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制饮食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做法。不是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当你想吃的时候(除去孩子,孩子太馋,他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体内的需要。中医没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医的忌口开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条,浅尝辄止。你一吃多了,就要损伤你。
怀过孕的女同志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她的胃口发生改变了,见了酸的吃起来像糖豆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她的气血全去养胎了,肝阴不足,需要酸性的食物来补充。正常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饮食胃口的改变,同样反映着体内的状态。什么时候要注意少吃油腻,少吃辛辣?上火的时候、外感的时候。因为外感的时候体能都调动起来去和细菌打仗了,吃了只会增加体内负担,不会增加营养。节制饮食做得好,那些代谢性疾病的发作就会明显减少。
三七可益气统血
如果血脂已经高了,血压血糖也高了,我建议大家吃一点云南的三七粉。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粉活血而不破气。它和人参是同一科属的,一个长在东北,一个长在西南。贫瘠的土地是不长人参的,东北是木气和水气比较重的地方,肥厚湿润的土地其性属阴,长出来的人参是三枝五杈,它那个枝叶全是三和五,三、五是奇数,是阳数。它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精化成气,如果精不化气的时候,用点人参,马上气就出来了。如果肾精已经很亏损了,你再吃点人参,本拔则木摇。
《周易》里面说西南是土气很重的地方,也是很肥沃的土地,三七生在西南,长在地下,所以也是三枝五杈。它外面的颜色是青的,里面的颜色是黄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脏;黄可入脾胃,它可以益气统血。很多人把三七当止血药,甚至药典上说三七只能吃3克,多了就不行了,因为它止血,多了血就不流了。为此我到云南做过考察,过去发配到云南的人,都要被打杀威棒,你要买不通人,你这个杀威棒是免不了的。你要买通了狱卒,他给你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他给你喝了,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三七,这是云南的老农告诉我的。打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了淤血它都能散掉,何况你体内多余的血脂,所形成的那种痰淤互结的症状,一定能得到改善。
我在北京某家单位做过5年的保健医生,那些领导呀,吃得太好,他们的血脂怎么也降不下来。我后来说你们再不要发什么鱼肉蛋了,你就给大家发三七粉吧。坚持服用三七粉之后,很多老同志的血脂、血压都下来了。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冻也得九九八十一天,不要说我今天吃了两次怎么不下来?你要下来这么快就像那冻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开水一泡一样,功没成,气断了,所以呢,一定要坚持服用。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5克三七粉,晚上5克三七粉,像冲便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中医养生要诀三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的;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勤动脑体不动心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能恬淡虚无吗?我说,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年癸未年发生了SARS,我查了一下,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 我为什么要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待着?因为我读了那么多古书以后,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
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人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还那么重视自己短短的历史。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大街上我曾经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他说,“什么老子?我爸是老子。”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扔一点,西家扔一点,到现在都没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子不是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有为。你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的,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中医养生要诀四慎医药
中药也有毒性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十分重视健康。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小孩,见了保健品趋之若鹜,而且很多广告不负责任地在那里大肆吹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人剥你一块钱,那12亿有多少?而我们那么多中药、很多古人留下的成方,如乌梅丸,很好的方子却没人做。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我认为,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你把中医的理论学好了,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你看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
绿豆熬汤治腹泻
因为我是中医,我女儿从来没有打过针,也没有打过点滴。她在上五年级时曾有过一次食物中毒。那天她回家就告诉我肚子痛、发烧。我给她量体温37.5℃,她说全校400多个学生食物中毒,周围医院全住满了。我就煮了一锅绿豆汤,放点盐和糖,告诉女儿说,你现在开始别的不要吃,渴了就喝汤,饿了就捞那绿豆,从头天晚上的7时到第二天下午的3时,拉了11回,最高体温38.5℃,下午就好了!学校放假一个星期,她玩了6天,只病了一天。绿豆的皮是绿色可入肝经,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黄的,黄的健脾胃。她腹泻就是由于体内酸碱体液平衡失调,加点糖、加点盐就是葡萄糖、盐水,为什么非要吊进去?能喝就让她喝。
孩子老人慎用西药
作为中医大夫,你一定要认认真真研究每一味药的药性,你才可能去正确用药。而不是研究这个药里有什么成分,那是西医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医大夫开方子拿着化验单看,哪个能降转氨酶,那个方子里肯定有;哪个动物实验能抗病毒,那个方子里也肯定有。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西方医学拿化验单做参照系数,中医大夫拿天地人做参照系数。《黄帝内经》讲:“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宜,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你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能当什么中医大夫?
找我看中医的女同志很多,问她年龄,我是看她处在哪一期的哪一个段上,这个段的正常状态是什么,她的状态和正常状态有什么区别,这是中医大夫的理念,是决定使用中药的关键。如果你的这些理念建立不起来,那你这中药没法开。而我们现在危险在什么地方呢,中药西药全在乱用!我发现,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机遇就越高。西药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而我们有些大夫是没办法了就随便开药,甚至中医也随便开西药。女同志不来月经,就是大黄蜇虫丸,结果是杀人不用刀。
我曾对卫生领导部门的同志说,你们去调查调查,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白血病,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十六七岁得白血病?你们应该调查这些白血病人小时候使用抗生素的几率。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张三喂完李四喂。我对家长说,孩子还小,脾胃功能调整能力弱,你却把什么东西都给他吃,惟恐他不胖。其结果是什么呢?进去了不能运化,里面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内热的环境。如果他里面是凉水,对外面就不敏感了;如果里面已经变成了热水,毛孔打开了,外面稍微受点风,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肺炎,打针或吃抗生素,越吃那脾胃越不痛快。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后,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了。但由于机体的调整能力很差,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这时候找谁打官司都不行,只能自认倒霉。所以我建议十几岁、二十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慎用西药,起码在中国这个环境里,还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定要慎用。因为你的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调整能力都减弱了。
吕正操将军今年是100岁,他的女儿跟我同岁,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吕正操将军在近几年每个月都发烧,一发烧就送到301医院,到那里什么好的抗生素都用,后来他女儿请我给她爸看病。我说从中医看,是肺热喘咳,我用中药给他调理,近两年他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他女儿跟我说,之所以请你来就是害怕我爸被那不断升级的抗生素给打死!我的体会是: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常常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就肺热喘咳,在西医的病理学上你找不出来,但人家吃完中药就好了。西医有西医的很多长处,但对中医来讲,你对你自己的长处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既不能乱用西药,更不能乱用中药。
有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说是肝炎,您能不能用点中药把病毒去掉。我说你要让我用哪味中药来杀死病毒,那你找西医去。我的办法是改变你体内病毒在这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中老年朋友你一定要谨慎使用药物。有人说中药也有副作用,可不是,那个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吃完了就得了肾病了。那不是关木通的问题,那是因为那大夫把龙胆泻肝丸让你没完没了地吃出来的。偶尔吃一次,有清利湿热的作用。所以对药物不要那么迷信。
元气和寿命的关系
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这药可以大补元气,那药可以大补元气。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元气不能补。如果元气可补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就甭死了,咱们的主席,咱们的小平就甭走了。所以那些说“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的话最好不要相信。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最后不也走了吗?元气是不能补的。元气是你的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的时候,元气是一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就像从煤气公司取来的煤气罐,是一个定数,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
元气和寿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爸爸妈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而你一天到晚那火门老是开着,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外煎焦,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我们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一种良好的愿望。从中医的理论看,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元气没了,你拿人参堆着他,他也活不了。所以每个中医医生,对于这些问题要有深刻认识。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发达国家用药越来越谨慎。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刚吃饱了就想长寿,然后别人说什么好都蜂拥而至。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只要注意科学养生,颐养天年是没有问题的。天年就是父母给你的年岁,你应该活的那个寿数。在养生的问题上,中医非常博大也非常精深,儒家有儒家的养生法,道家有道家的养生法,佛家有佛家的养生法,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怎么养生。
生活处处有中医 内容简介!
悟字,心字加我字组成,那么,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相信您会得到光明再现、霍然开悟的惊喜感觉。出版这套小书,也就是把编者们觉悟中医的心得,献给读者,尤其是献给青年读者,为此,我们请出诸多中医名家,帮助大家了解中医与生活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气与我们人体疾病的关系,现代生活与我们眼球疾病的关系,以及当下女性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等等。
悟中医即是悟生活,只是,你要用心去悟。
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本状态吧,回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规律,与天地同幻化,与自然同声气的自在情境,重新识得四季流转,天时地利,鸟语花言,木性草味;三根手指读懂五脏六腑七情,几道药材祛邪扶正平阴秘阳,一根银针通调气血缓急,一套太极导引舒筋活络,一锅绿豆得解食物中毒,一撮灶心土得化水土不服,一杯花苞水得舒解抑郁,一道屏风阻转了穿堂邪风……
戏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对话樊正伦现场实况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 人是“运气”的产物
2. 天地交汇的地方就是“人中”
3. 到5月23日“非典”可能就会过去,为什么呢?
4. 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
5. 药和“钥”同源,没事乱捅,把很好的门捅坏了
6. 养生,就是把“煤气罐”的火门调小
7. 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是在寻找:本·拉登在哪儿?
8. 青春期、更年期,是脏腑需要重新组合的过程
9. 睡子午觉,吃两顿饭,对中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第二场 健康长寿 需要开悟
10. 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
11. 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12. 不同地方的人,养生方法不能完全一致
13.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14. 晚上你睡觉的时候,阳气上哪儿去了?
15. 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
16. 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
17. 心与脾胃,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
18. 坚持吃一年烤馒头片,胃溃疡肯定就好了
19. 筷子里面有多少文化?
20. 盗汗,就是肝和肺的关系不协调了
21. 吃得好,身体就好,那是错误的理念
22. “百家讲坛”又邀请去讲《黄帝内经》
第三场 养生之道 在于自然
23. 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
24. 人不能全靠医检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25. 央视“东方之子”采访病例
26. 从小到大,没打过“洋针儿”
27. 外国人学中医难,不是方药,而是它的这种思维方法
28. 小米为什么是古代的“谷神”?
29. 要健康,就要学会“勤动脑体不动心”
30. 我是天地之间一散仙
尾声:大智者有大自在
续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附:“轮子”们眼中的樊正伦
幸运52条:樊正伦经典妙语录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 人是运气的产物
田原:中医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昌盛离不开中医的贡献,它的临床实效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中医到底怎样治病?我想很多人说不明白。您能说明白。(笑)
樊正伦:我觉得,以我现在的理解可以说明白。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田原:有学者说:以中国的人数之多,疆域之广大。和历朝历代杰出的圣贤,中医这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沉淀到今天,肯定就是精华,就是最优秀的学问。
樊正伦:对呀,这话有道理!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讲,现代西医学看的是病,中医学看的是人。这是根本区别。西医学所看到的病,是用什么来做参照系数呢?是检查指标。不管是感冒还是其它疾病,西医都要通过检查,来确认你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理改变。那么中医看病拿什么来做参照系呢?是天、地、人。因为中医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规律。
……
dana">北京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每年春天都刮大风,但是很奇怪2003年3月到5月北京几乎没有风,一次沙尘暴都没刮过。按照中医学的运气学理论,SARS的那段时间北京的气候条件是寒湿热这三者共存,这种寒湿热三者共存的气候条件是很少出现的。而北京当时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早些时候广东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气候发病条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两个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出现了同样的一种气候条件,所以广东发完病,北京接着发病。我们还知道这样的事实:北京的气候,只要流感来了,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很高的,因为他的防护条件最差,什么样的人群都要接触。可是2003年SARS的时候,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零。为什么?2003年3月到5月北京气温不低,这时候出租车司机不会开空调,窗子24小时开着。大家都知道,风是最好的去湿剂,由于风改变了局部的环境,流感的时候,那种致病因子是愿意在风热和风寒的环境中流动的,而SARS不是。它需要湿,湿是重浊的,而风来了以后这湿就去掉了,去掉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因子,我们的出租车司机2003年就躲过了这一劫。回头看看我们的医院呢?天天怕不干净,你什么时间进去护士都在拖地板,那个地板全是潮湿的。寒湿热三个条件全部存在,那好,你有这个条件存在,无论你怎样防范,病毒还是大量地繁殖起来。
SARS流行时,我没戴口罩,不是我不怕死,是因为寒湿热是它生存的三个重要条件,如果戴了口罩反而构成了一个湿的小环境。我没有停诊,每天早上出去的时候两粒银翘解毒散化成水配上一颗藿香正气软胶囊服下,我就走了。我的女儿上学也如此。如果我的体内也是风寒湿共存,那我就是易感者。反之,如果能寒者散之,湿者清之,热者退之。我这儿没有一个内环境,我就不是易感者。为什么要选用银翘解毒散加藿香正气软胶囊呢?学中医的同志都知道,银翘散是中医治瘟病的重要方剂,它里面的双花、连翘、淡竹叶清热;荆芥、薄荷辛散寒,再加上藿香正气中的藿香、苍术、半夏化湿。寒湿热是病毒在外面生存的条件,我控制不了,但是我可以让自己内环境里面不要有寒湿热。我还思考一个问题:中医之所以选用这两种药,因为SARS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两经。中医说:“治上焦如雨,非轻莫举。”不要用什么大黄、黄连这类苦寒药法泻下,你只用清轻之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很多人问我,这个SARS什么时候过去?这天天不敢出门上街,出门就得戴口罩,这日子太难过了。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根据寒湿热三者共存的现象,我认为它不会永久下去,我当时就告诉他们,过了5月23日可能就会好了。为什么?不是我能掐会算,《黄帝内经》有。5月22日、23日是小满,一进入小满以后,主气和客气都发生了变化。在3到5月的时候,主气变成了少阴、少阳相火。学中医的都知道,相火是风,相火带有了风火的性质。过了5月23日后北京的风就起来了。我们的祖先相当聪明,我们的祖先在不知道它是谁的情况下成功解决了它,是从哪儿解决的?是从条件入手的,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医治病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的理念。
西医治病 中医治人
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人得天地之全气,不得天地之偏气。你说这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说那全气、偏气该怎么理解呢?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不管是多么高级的动物都是无法和人比的。在地球上,只有人能反过来认识天和地,动物不能。“人法天地而生”,在《黄帝内经》中是多次提到的。
在这儿,我可以给大家讲个事儿。很多学生讲“老师,老师,为什么这儿叫人中?”老师讲;“哎,这个地方叫人中你记住就行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九窍不通一窍通,肚脐跟妈妈通着,妈妈就形成了一个屏障保护着你。一旦落地,一窍不通九窍通。窍是什么?是人的精气和自然界精气交通的通道,那么看看我们九窍的分布,这人中上面都是偶数,人中下面都是奇数。当人昏倒了,我们的长辈都知道赶快掐人中,因为这里是阴气和阳气交会的地方,一掐这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这就必然让它的阴阳之气形成了一种和谐。讲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人法天地而生,人是大自然所造就的,如果我们要谈养生的话,你如果不了解中医学是怎样看待人的,那就没法去养生。而如果你了解中医怎样看待人的,你就会对养生的知识有新的理解。
我认为,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媾”的思想为核心,这是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运用《周易》阴阳五行的相术理论,来研究人体运动生命规律的一门学问。严格讲,西医治的是病,中医治的是人。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在这个理念中,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你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当你与它不能和谐的时候,你就要得病了。
中医养生要诀一顺四时
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适合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阳,有阳就没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上海人相信吃膏滋药。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天吃呢?因为夏天你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那时你用点精血有情之品像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这运化是为了明年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不敢安空调,我说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楼上那可不行,因为它没有地气了,那就得用空调。用空调不要怕费电,一定要把窗子打开一点,让它有自然的风。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要诀二节饮食
我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上海,这次来到上海呢,哪儿都不认识了。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呢,大家都这么吃。
“鱼生火,肉生痰”
中国人的饮食是用筷子,原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医学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老年人还好一点,因为他胃口差了不敢多吃。
很多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的,小时候饿着,改革后吃饱了,当了官吃好了,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代谢缓慢晚上少吃
我可以这么说,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是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是7。《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一直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35岁阳明脉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以阳气为主,很多的女同志说,我们真倒霉,男同志老得慢。因为他们8年转一圈,你女士7年转一圈,女的28岁相当于男的32岁。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过了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
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那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的时候,这当爸妈的都心疼下一代。每天早上、中午吃剩饭,晚上做一大锅。大家吃得都很高兴,可苦了老头和老太太了,晚上若不吃,饿,吃了,撑。我们在临床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到晚上12时左右,让急救车送来了,为什么?头天晚上一定不是儿子回来了,就是女儿回来了,要不就是儿女都回来,尤其是过节前,这一高兴,于是就做了很多好吃的。老年人阳气已经很弱了,中医说“喜则气散”,这一高兴以后他的心气就散了,晚上吃多了,脾胃的负担加重了。脾胃属土,心属火,心和脾胃之间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果儿子这儿负担一重,子盗母气,就从母亲那儿借力气,那一借力气,心就嘣嘣跳起来,上医院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按照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应该在傍晚五六点钟,做点饭自己先吃,儿女们爱吃什么好的,那归他们自己管。千万不要和他们一起大吃。
谷物首选小米
中年人则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在这儿我想借用老子的一句话:“谷神不死。”东方人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为什么说谷神不死?维持人的生命不仅需要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农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第二年的种子,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得很结实。咱们城里人什么都能吃到,但吃的粮食不如农村新鲜,这就是区别。
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们的祖先这么注重小米呢?因为小米在任何贫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颗粒很小,生命力极强。一碗小米种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种在地下一小堆。女同志生完孩子,老人都给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所以用小米粥调养。看看我们的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的?老大妈的小米粥。小米习性偏温。不要说老玉米豆好,我觉得在食物中,如果小麦、小米、玉米、大米排个队的话,首选应该是小米,然后是小麦或者是大米,最差才是老玉米。为什么?老玉米颗粒太大了,你那一碗放10个,它的生命力极弱。
用食物之偏纠正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其实我们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
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鸭,那个鸭为什么要烤?到广州要煲老鸭汤,为什么不拿嫩鸭子煲?因为鸭子在水中,习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鸭,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鸡就不用烤,炖鸡汤时越壮实的鸡越好。南方人没有北方人那么强壮,因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麦,小麦是冬天种,阴历五月收,它的阳气最重,其性是温性的。中医主张用食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溃疡,我就不让他吃药,回家吃烤馒头片去。烤馒头片坚持吃一年,胃溃疡就好了。虚寒性的溃疡病,你让他吃偏寒性的大米饭,他一吃完就难受。你让他吃馒头片,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给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温胃散寒。
中医学的很多道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制饮食的问题上,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做法。不是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当你想吃的时候(除去孩子,孩子太馋,他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体内的需要。中医没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医的忌口开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条,浅尝辄止。你一吃多了,就要损伤你。
怀过孕的女同志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她的胃口发生改变了,见了酸的吃起来像糖豆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她的气血全去养胎了,肝阴不足,需要酸性的食物来补充。正常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饮食胃口的改变,同样反映着体内的状态。什么时候要注意少吃油腻,少吃辛辣?上火的时候、外感的时候。因为外感的时候体能都调动起来去和细菌打仗了,吃了只会增加体内负担,不会增加营养。节制饮食做得好,那些代谢性疾病的发作就会明显减少。
三七可益气统血
如果血脂已经高了,血压血糖也高了,我建议大家吃一点云南的三七粉。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粉活血而不破气。它和人参是同一科属的,一个长在东北,一个长在西南。贫瘠的土地是不长人参的,东北是木气和水气比较重的地方,肥厚湿润的土地其性属阴,长出来的人参是三枝五杈,它那个枝叶全是三和五,三、五是奇数,是阳数。它是一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精化成气,如果精不化气的时候,用点人参,马上气就出来了。如果肾精已经很亏损了,你再吃点人参,本拔则木摇。
《周易》里面说西南是土气很重的地方,也是很肥沃的土地,三七生在西南,长在地下,所以也是三枝五杈。它外面的颜色是青的,里面的颜色是黄的,青可入肝,肝是藏血之脏;黄可入脾胃,它可以益气统血。很多人把三七当止血药,甚至药典上说三七只能吃3克,多了就不行了,因为它止血,多了血就不流了。为此我到云南做过考察,过去发配到云南的人,都要被打杀威棒,你要买不通人,你这个杀威棒是免不了的。你要买通了狱卒,他给你一大碗药,在打杀威棒之前他给你喝了,它里面主要的成分是三七,这是云南的老农告诉我的。打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棒疮两天迅速消散,被打出了淤血它都能散掉,何况你体内多余的血脂,所形成的那种痰淤互结的症状,一定能得到改善。
我在北京某家单位做过5年的保健医生,那些领导呀,吃得太好,他们的血脂怎么也降不下来。我后来说你们再不要发什么鱼肉蛋了,你就给大家发三七粉吧。坚持服用三七粉之后,很多老同志的血脂、血压都下来了。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冻也得九九八十一天,不要说我今天吃了两次怎么不下来?你要下来这么快就像那冻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开水一泡一样,功没成,气断了,所以呢,一定要坚持服用。我自己也是每天早上5克三七粉,晚上5克三七粉,像冲便茶似的,冲了就喝下去。
中医养生要诀三调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的;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勤动脑体不动心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能恬淡虚无吗?我说,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年癸未年发生了SARS,我查了一下,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 我为什么要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待着?因为我读了那么多古书以后,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
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人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还那么重视自己短短的历史。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大街上我曾经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他说,“什么老子?我爸是老子。”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扔一点,西家扔一点,到现在都没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子不是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有为。你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的,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中医养生要诀四慎医药
中药也有毒性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十分重视健康。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小孩,见了保健品趋之若鹜,而且很多广告不负责任地在那里大肆吹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人剥你一块钱,那12亿有多少?而我们那么多中药、很多古人留下的成方,如乌梅丸,很好的方子却没人做。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我认为,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你把中医的理论学好了,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你看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
绿豆熬汤治腹泻
因为我是中医,我女儿从来没有打过针,也没有打过点滴。她在上五年级时曾有过一次食物中毒。那天她回家就告诉我肚子痛、发烧。我给她量体温37.5℃,她说全校400多个学生食物中毒,周围医院全住满了。我就煮了一锅绿豆汤,放点盐和糖,告诉女儿说,你现在开始别的不要吃,渴了就喝汤,饿了就捞那绿豆,从头天晚上的7时到第二天下午的3时,拉了11回,最高体温38.5℃,下午就好了!学校放假一个星期,她玩了6天,只病了一天。绿豆的皮是绿色可入肝经,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黄的,黄的健脾胃。她腹泻就是由于体内酸碱体液平衡失调,加点糖、加点盐就是葡萄糖、盐水,为什么非要吊进去?能喝就让她喝。
孩子老人慎用西药
作为中医大夫,你一定要认认真真研究每一味药的药性,你才可能去正确用药。而不是研究这个药里有什么成分,那是西医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医大夫开方子拿着化验单看,哪个能降转氨酶,那个方子里肯定有;哪个动物实验能抗病毒,那个方子里也肯定有。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西方医学拿化验单做参照系数,中医大夫拿天地人做参照系数。《黄帝内经》讲:“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宜,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你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能当什么中医大夫?
找我看中医的女同志很多,问她年龄,我是看她处在哪一期的哪一个段上,这个段的正常状态是什么,她的状态和正常状态有什么区别,这是中医大夫的理念,是决定使用中药的关键。如果你的这些理念建立不起来,那你这中药没法开。而我们现在危险在什么地方呢,中药西药全在乱用!我发现,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机遇就越高。西药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而我们有些大夫是没办法了就随便开药,甚至中医也随便开西药。女同志不来月经,就是大黄蜇虫丸,结果是杀人不用刀。
我曾对卫生领导部门的同志说,你们去调查调查,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白血病,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十六七岁得白血病?你们应该调查这些白血病人小时候使用抗生素的几率。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张三喂完李四喂。我对家长说,孩子还小,脾胃功能调整能力弱,你却把什么东西都给他吃,惟恐他不胖。其结果是什么呢?进去了不能运化,里面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内热的环境。如果他里面是凉水,对外面就不敏感了;如果里面已经变成了热水,毛孔打开了,外面稍微受点风,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肺炎,打针或吃抗生素,越吃那脾胃越不痛快。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后,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了。但由于机体的调整能力很差,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这时候找谁打官司都不行,只能自认倒霉。所以我建议十几岁、二十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慎用西药,起码在中国这个环境里,还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定要慎用。因为你的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调整能力都减弱了。
吕正操将军今年是100岁,他的女儿跟我同岁,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吕正操将军在近几年每个月都发烧,一发烧就送到301医院,到那里什么好的抗生素都用,后来他女儿请我给她爸看病。我说从中医看,是肺热喘咳,我用中药给他调理,近两年他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他女儿跟我说,之所以请你来就是害怕我爸被那不断升级的抗生素给打死!我的体会是: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常常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就肺热喘咳,在西医的病理学上你找不出来,但人家吃完中药就好了。西医有西医的很多长处,但对中医来讲,你对你自己的长处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既不能乱用西药,更不能乱用中药。
有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说是肝炎,您能不能用点中药把病毒去掉。我说你要让我用哪味中药来杀死病毒,那你找西医去。我的办法是改变你体内病毒在这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中老年朋友你一定要谨慎使用药物。有人说中药也有副作用,可不是,那个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吃完了就得了肾病了。那不是关木通的问题,那是因为那大夫把龙胆泻肝丸让你没完没了地吃出来的。偶尔吃一次,有清利湿热的作用。所以对药物不要那么迷信。
元气和寿命的关系
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这药可以大补元气,那药可以大补元气。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元气不能补。如果元气可补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就甭死了,咱们的主席,咱们的小平就甭走了。所以那些说“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的话最好不要相信。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最后不也走了吗?元气是不能补的。元气是你的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的时候,元气是一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就像从煤气公司取来的煤气罐,是一个定数,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
元气和寿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爸爸妈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而你一天到晚那火门老是开着,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外煎焦,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我们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一种良好的愿望。从中医的理论看,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元气没了,你拿人参堆着他,他也活不了。所以每个中医医生,对于这些问题要有深刻认识。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发达国家用药越来越谨慎。我们现在是初级阶段,刚吃饱了就想长寿,然后别人说什么好都蜂拥而至。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只要注意科学养生,颐养天年是没有问题的。天年就是父母给你的年岁,你应该活的那个寿数。在养生的问题上,中医非常博大也非常精深,儒家有儒家的养生法,道家有道家的养生法,佛家有佛家的养生法,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怎么养生。
生活处处有中医 内容简介 !
悟字,心字加我字组成,那么,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相信您会得到光明再现、霍然开悟的惊喜感觉。出版这套小书,也就是把编者们觉悟中医的心得,献给读者,尤其是献给青年读者,为此,我们请出诸多中医名家,帮助大家了解中医与生活的关系,中医所说的阳气与我们人体疾病的关系,现代生活与我们眼球疾病的关系,以及当下女性诸多的身心健康问题,等等。
悟中医即是悟生活,只是,你要用心去悟。
让我们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本状态吧,回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朴素规律,与天地同幻化,与自然同声气的自在情境,重新识得四季流转,天时地利,鸟语花言,木性草味;三根手指读懂五脏六腑七情,几道药材祛邪扶正平阴秘阳,一根银针通调气血缓急,一套太极导引舒筋活络,一锅绿豆得解食物中毒,一撮灶心土得化水土不服,一杯花苞水得舒解抑郁,一道屏风阻转了穿堂邪风……
戏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对话樊正伦现场实况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 人是“运气”的产物
2. 天地交汇的地方就是“人中”
3. 到5月23日“非典”可能就会过去,为什么呢?
4. 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
5. 药和“钥”同源,没事乱捅,把很好的门捅坏了
6. 养生,就是把“煤气罐”的火门调小
7. 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是在寻找:本·拉登在哪儿?
8. 青春期、更年期,是脏腑需要重新组合的过程
9. 睡子午觉,吃两顿饭,对中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第二场 健康长寿 需要开悟
10. 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
11. 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12. 不同地方的人,养生方法不能完全一致
13.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14. 晚上你睡觉的时候,阳气上哪儿去了?
15. 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
16. 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
17. 心与脾胃,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
18. 坚持吃一年烤馒头片,胃溃疡肯定就好了
19. 筷子里面有多少文化?
20. 盗汗,就是肝和肺的关系不协调了
21. 吃得好,身体就好,那是错误的理念
22. “百家讲坛”又邀请去讲《黄帝内经》
第三场 养生之道 在于自然
23. 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
24. 人不能全靠医检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25. 央视“东方之子”采访病例
26. 从小到大,没打过“洋针儿”
27. 外国人学中医难,不是方药,而是它的这种思维方法
28. 小米为什么是古代的“谷神”?
29. 要健康,就要学会“勤动脑体不动心”
30. 我是天地之间一散仙
尾声:大智者有大自在
续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附:“轮子”们眼中的樊正伦
幸运52条:樊正伦经典妙语录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 人是运气的产物
田原:中医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昌盛离不开中医的贡献,它的临床实效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中医到底怎样治病?我想很多人说不明白。您能说明白。(笑)
樊正伦:我觉得,以我现在的理解可以说明白。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田原:有学者说:以中国的人数之多,疆域之广大。和历朝历代杰出的圣贤,中医这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沉淀到今天,肯定就是精华,就是最优秀的学问。
樊正伦:对呀,这话有道理!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讲,现代西医学看的是病,中医学看的是人。这是根本区别。西医学所看到的病,是用什么来做参照系数呢?是检查指标。不管是感冒还是其它疾病,西医都要通过检查,来确认你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病理改变。那么中医看病拿什么来做参照系呢?是天、地、人。因为中医研究的不是病,而是人的生命规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