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 首页
砭 石 疗 法

砭 石 疗 法

砭石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中的非药物疗法,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祛邪,以调动肌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状态获得新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

砭石疗法是中国古代用石针治病的方法。“砭,以石刺病也”。即用石制的工具治疗疾病。这是距今2000年前,人们对“砭”的解释,后世将其称为“砭石”。当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医疗技术时,又被称为“砭术”。砭术在唐代已经延伸出今天的“放血疗法”。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并列为五大疗法(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之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记载的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虢国救治太子的故事,就是采用综合疗法成功地抢救了太子,其中砭石功不可没。东汉服虔曰:“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由于制作砭具的佳石匮乏等原因,砭石疗法自东汉以后逐渐失传。秦汉以后,随着金属针具的出现及发展,针法逐渐替代和发展了砭刺作用,而砭石的另一部分作用又逐渐为刮痧、推拿等其他疗法所取代,砭石疗法便渐渐湮没无闻了。而在近代,随着中医非药物疗法的萎缩,砭石疗法已经大部失传。

21世纪是兴砭的时代,在科技迅速发展已开始揭示人体之奥秘的生物学世纪,产生了当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现代文明病,如疲劳综合症、电脑综合症、和人体各部位急性肌肉痉挛性疾病,但这些疾病却在中医最古老的砭术治疗下得以痊愈。

20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古泗水流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头,称为泗滨浮石,它是陨石撞击地面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原用于制磬,后发现制成砭具进行医疗保健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些科研机构对该石进行了检测,发现它具有微晶结构(0.03mm)、丰富的超声波脉冲(3698/每刮一次)和极宽的远红外电磁波(7~14.5µm以上)。另外,它的放射性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含有三十多种微量元素。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泗滨浮石砭具作用于人体和麻醉猪的体表温度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砭石的感法和刮法对体表温度有显著的升温作用,还可使皮肤CO2释放增加,血流量加大,说明砭石改善了经脉中的气血运行,促进微循环、增强能量代谢,这是该疗法治病保健的作用机理之一,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砭石疗法。

新砭石疗法具有五大特点:1)一种无损伤、无传染、安全的中医外治法;2)不刺入皮肤、痛苦小;3)作用范围大,可对经脉皮部甚至多条经脉同时作用;4)作用方式多,有机械按摩、超声波和远红外多种作用;5)简便易学,无需专业解剖知识,老百姓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新砭石疗法的中医原理:温助阳气,养筋荣脉;宣导气血,疏通经络;逐寒祛湿,消痹止痛;祛瘀止痛,清热消肿;潜阳安神,止悸定惊;培育元气,增强免疫;改善体质,功效卓著。

《砭经》指出:“砭之用,首在于热,人生则热,列则冷,病每起于冷热失调,砭术以热救之,起死回生,热之为用大矣”。

将砭石疗法、刮痧、按摩、罐疗、艾灸等结合应用,发挥各种疗法之特色,在保健及针对性调理某种体质时效果显著。

经过近年来在北京朝阳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关村医院等医院的大量临床观察,证明砭石疗法对腰腿痛、颈肩背痛、四肢关节风湿痛等骨关节类疾病、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肌肉痉挛、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类疾病和慢性疲劳综合症五个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有些疗效优于针灸和按摩;对于头痛、头晕、感冒、近视眼、皮肤病、糖尿病、腹泻、腹胀、便秘、美容和减肥等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如血液病(再障、MDS)、癌症和冠心病等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

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学一项重大发明。